隨著各大航拍機廠家的壯大,越來越多的攝影發燒友都入手了航拍設備,大家一般都是把身邊的景物飛完之后出去旅行也會把航拍機帶上,就好像這次我們就來分享下怎樣把我們祖國美好的山川,在航拍的鏡頭下表現其美態。
我一般在飛行前,都習慣性地看看地圖,了解一下航路上的大概地貌,電子地圖上也有三維真實模式,這能夠幫助我更精細地掌握沿途會有什么風格的景象。當然,如有可能,我大多會選擇早晚的航班出行,這時候的光線比較立體,變化無常,而通常特殊變化的氣象,最容易拍到與眾不同的風光。

山巒影像
新疆是個好地方,也是眾多影友趨之若鶩的所在。這里除了具有濃厚的西域文化、邊塞氣質,還有雄壯威武的大山與蒼涼孤寂的沙漠,色彩鮮明,氣勢奪人。
這里的山巒,大多是遠古造山運動的自然地理狀態,沒有人工雕琢的痕跡,而且,西部降水較少,干涸的氣象,使得西北的航拍受天氣影響很小,光線通透度相當高,畫質因此變得異常優美清澈?梢哉f,每一幅畫面,都像一張明信片,拍下來就仿佛是國家地理的高品質圖片。
比如這一張天山的照片,雪峰穿過云層高高在上,潔白的云朵圍繞在山巒的頂峰,順著溝壑形成的河道如天山的經脈,逐步分散到有人棲息的村莊,整個畫面的層次感非常好,極目所見之處,是天山的立體景觀,給人的視覺沖擊力很強。構圖時,使用了分層的結構,少許留些天空增加高度。

與上面照片大致位置拍攝的另一幅豎幅構圖,如果橫向構圖是為了增加左右的寬度,那么這一張則用意在增加天地之間的透視和對比,天空的云層恰好形成了運動拉絲的狀態,與地面上的溝壑形成呼應,天地一體,動靜結合。在這天地之間,是家園的古老歷史。我在構圖時,有意平分了畫面,色彩也形成了冷暖的對比,畫面顯得簡潔而明快,能夠感受到新疆部分地區的典型氣息。

而內蒙古的情形和新疆又有變化,內蒙古的地標性高山大嶺不多,更多是這種山谷結合的狀態和郁郁蔥蔥的草原,這兩張照片是內蒙古的陰山山脈,我使用了不同的構圖,上面一張是山巒和平地的對比,畫面用山脈線做分割,呈現人類在山下谷地開荒墾田的生活方式,下面這張則是在山谷之間,人們努力尋找若干適合居住的土地進行經營的現實,也表明當地的生活不易,畢竟現在的河流日益消失,考驗著普通原住民的適應力。

這是典型的利用自然千萬年形成的土地資源,因地制宜進行拓展土地的結果,這些山巒之下的土地或許貧瘠,但阻擋不了人們順應自然、戰勝困難的努力,構圖以河脈為中心,左右分布歷經艱辛開墾出來的田地。

單純的雪山,在西藏習以為常,地貌其實并不復雜,人類生存的可能性愈發降低,因此,這種環境的拍攝,主要還是以整體性的大局視角來構圖,意在給別人一種近乎遠古的高海拔的真實生態展示,畫面看上去有些雜亂,但放大之后欣賞,信息量還是很充足的。
有雪山的山峰,通常會多云,這是溫度差的正,F象,同一地區,換個長焦距鏡頭,拉近山峰與云層的交織畫面,若隱若現的交界線在陽光的照射下,可能會呈現不可預知的光影。

就像上面兩幅照片,是飛越陜西終南山時拍攝的,由于當時云層較厚,通透度不高,構圖中還是給天空大概留出了三分之一,但感覺并不是太好看,也沒用特別代表性的畫面元素,于是后期調整了一下色調,試試色彩對畫面的表達有什么不同的作用,或許,它們之間的味道還是不一樣的。
我也喜歡在后期對畫面進行二次加工,通過各種嘗試,看看那種感覺更適合當時的構圖想法,比如這一張。

我使用了對角線立幅構圖,河流在山脈中巡著地勢曲折前行,而河流的寬度以因為在廣角鏡頭的作用下,夸張了近大遠小的效果。但因為當時天氣有些霧霾,整個畫面看上去不太通透,有些混沌。于是我后期使用了增加透明度和去色的思路進行了調整,得到了下面兩張照片,大家看看與原來照片相比,視覺上區別是否很大。
同樣,我也會試著使用一些簡單的PS技巧來加工一下并不滿意的照片,比如這一幅:


顯然,近乎微光的傍晚,山巒籠罩在霧霾中,我增加了點銳度,依然不見多少起色,后來,索性改成模擬油畫效果,既然它太平常,那就讓它過分點,下面就是處理后的效果。

這是甘肅白銀地區的真實地貌,它就像鬼斧神工描繪的一副工筆畫,在夕陽的側光渲染下,節奏的韻律感挺不錯的,構圖時,我旋轉鏡頭,沒有平衡地平線,只是截取局部拍攝,實際的地理關系并不這樣,但只使用局部的話,可以讓這些線條更有美感地利用畫面的對角線,這樣,畫面就顯得規整一些,整體感的強化,使得畫面的構成元素并不復雜,因為這是我裁掉了邊緣雜亂細節的緣故,沒有干擾地來表現這一片神奇的土地。


月升時刻的山巒,構圖給天空足夠大的面積,因為當時飛行高度較高,一輪半月很清晰,周圍沒有任何遮擋,但由于天色已晚,高度的藍色飽和度太高,月亮并不顯眼。后期我就把照片調成黑白的,去色之后,月亮在天空顯得很突出了,并簡潔明細地高高地懸在天空,整個照片看上去很像月夜的感覺,安享靜謐。
相比之下,上面這兩張照片我就真不知怎么構圖取舍會好些,只能盡量多留白一點,讓云繞山巒的感覺似乎有點水墨畫的味道。

畫幅的比例我并不很在意,不會保守地固執于所謂一次性原圖,因為,在航拍中,限制于機倉窗戶的面積,還要躲著機翼,構圖很難一次性達到預想的目的,就像這張照片,實際上畫面上部被剪裁掉的部分是巨大的機翼,那就太礙眼了。剪裁之后,畫幅橫向空間恰好適合這條綠色大地走廊的集中表現,突出了在沙漠與綠洲之間人類生存的艱辛和偉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。


航拍過程基本靠運氣,因為天氣不可控,尤其這些年全國各地的霧霾越來越重,但只要一起飛,我都不會放棄任何機會,時刻準備抓拍任何可能出現的景觀,當然,也無數次兩手空空無功而返。
但只要有準備,總是會有機會,比如下面這一組照片,起飛開始,天氣糟糕,還下著雪,大地迷茫一片,但不久之后,穿過這片云,便豁然開朗。我記錄下了全過程,挑出幾張給大家看看。

最新案例 攝影案例 航拍案例 最新資訊 航拍樣片 活動拍攝